淡水观赏鱼的繁殖注意事项
淡水观赏鱼的繁殖注意事项
一般观赏鱼分为淡水观赏鱼和海水观赏鱼,既然有区别当然在在饲养上肯定会有所不同,春秋两季是淡水观赏鱼的繁殖期,可以人工繁殖也可以自然繁殖,但是现在大多以人工繁殖为主,下面我们来聊一下淡水观赏鱼的繁殖注意事项。

1、卵胎生鱼类
孔雀、剑尾鱼、月光鱼、玛丽鱼等。雌鱼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鱼腹部发育成熟后直接产出仔鱼,仔鱼遇水即会游动。
2、水草卵石生鱼类
以水草或卵石为产巢产卵的,主要有鲤科、脂鲤科。繁殖用水多为弱酸性软水,四角种植水草,缸底散放些鹅卵石。
3、泡沫卵生鱼类
丝足鲈科多为泡沫卵生鱼。水面上漂浮几棵浮性水草或绿菜叶,雄鱼会在水草或鱼缸四角吐出大量泡沫,雌鱼产卵后,雄鱼将受精卵用嘴含着吐入泡沫中。雄鱼护卵性很强,会一直照顾到仔鱼孵出为止。
4、磁板卵生鱼类
多为神仙鱼。在自然环境中亲鱼会将鱼卵产在阔叶形的水草叶面上,所以在水族箱中就以绿色塑料板或瓷砖作产巢来替代。
5、岩石卵生鱼类
一些大型品种,如地图、菠萝等,其繁殖时多以平滑的岩石或大理石作产巢。
6、花盆卵生鱼类
以慈鲷科为主,如七彩凤凰等。喜欢把卵撒在花盆内壁。此外,七彩神仙也用花盆产卵,只是喜将卵产在花盆外壁上。
7、口孵卵生鱼类
孵化卵生鱼在热带淡水鱼中为数极少,仅有产于亚马逊河流域的口孵化银板鱼、南美洲圭亚那的银带鱼、非洲埃及的非洲鲫鱼、绝大部分非洲慈鲷以及各种龙鱼。口孵化的海水鱼较多,如鲷科鱼等。
此鱼雄鱼自行掘巢,雌鱼守在旁边,巢掘完后雄鱼引诱雌鱼进巢产卵,雄鱼尾随射精,雌鱼一边产卵,一边将受精卵含入口腔中的孵化囊中,受精卵经7~8天孵化为仔鱼,直到仔鱼吸收完卵黄后,雌鱼才会把仔鱼吐出,仔鱼会紧随在雌鱼身边游动觅食,稍有危险雌鱼就会迅速将仔鱼重新含入口中游去。口孵卵生鱼母性极强,所以虽然产卵数量较少,但仔鱼的成活率较高。
8、繁殖用水
活性碳过滤水:
将活性碳装入塑料或搪瓷圆桶中,让自来水从底部的进水口流入,从顶部的出水口流出。过滤后的水贮存在水族箱或其他容器中,既可作日常饲养用水,又可作普通热带鱼的繁殖用水。
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水:将离子交换树脂作过滤材料,借助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能力,可将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亚硝酸盐吸附,过滤后的水质是中性软水,适合作拟鲤科、鲤科、慈蜩科的鱼类繁殖用水。
去离子水:又名蒸馏水。一般采用电渗析和电解法来获得,水质非常纯净。去离子水的水质极软,水中含氧量极低,不适宜作饲养用水。使用时,常采用与清洁水兑掺的方法,来获得不同硬度和酸碱度的水质,满足不同品种繁殖用水的需要。
雨水:水质较软,金属离子含量很少,适合作为拟鲤科、鲤科鱼类的繁殖用水。一般可选市郊地区空气清新的地方,用容器盛装雨落水,再经过滤后即可使用。
淡水观赏鱼的品种众多,在饲养繁殖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盲目的混养,饲养者在繁殖淡水观赏鱼之前一定要了解,哪些淡水观赏鱼可以混着繁殖哪些不可以,以为繁殖失败。
观赏鱼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观赏鱼不像其他宠物有专业的医院,当观赏鱼生病需要用药时,让很多并不懂观赏鱼疾病的养殖者无从下手,这也导致很多鱼儿因为误用药物而死亡,所以在养殖观赏鱼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观赏鱼的用药以及方法,以防导致不良后果。
一、鱼药的分类

1、卤素类:
如漂白粉,氯溴制剂,二氯制剂,碘制剂,等这类药物能有效的抑杀细菌,尤其是有机碘是现在公认的有效抑杀病毒的药物
2、重金属铜类:如有机铜,硫酸铜。硫酸铜在杀死原生动物方面的功效相当的显著但是有一点就是毒性比较大。有机铜就能在不影响效果的同时弥补这点。
3、农药类:常见的有敌百虫等,此类药物效果显著在经济鱼类养殖和观赏鱼渔场常用,但是家庭观赏鱼用的较少。
4、呋喃类:呋喃西林,多用于体表消毒。呋喃唑酮,多用于肠炎,但是有副作用。
5、抗生素类:
这是一类最有效的抑杀细菌,病毒和霉菌的药物。
但是要谨慎使用,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性而使药物失效。
常见的有青霉素:
对细菌,病毒,霉菌都有很好效果。
庆大霉素:
效果与青霉素差不多常与其交替使用。
土霉素:
对细菌,病毒的抑杀效果极好,见效快但是最大缺点就是霉菌对其免疫。
红霉素:
用的不多,常见都是外用如烂肉,烂鳍。
其特点在于产生抗药性来得快,一般用药3天后基本就会失效,约两个月以后才可再用。
所以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要是注意替换和混合使用以避免病原产生抗药性。
最好在迫不得已的时候使用
6、中草药:这是新兴的一些鱼药,具有药效高,见效快,无毒害的特点。常用有大蒜:大蒜素抑制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对多数致病真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其水浸液可杀灭原虫,主治细菌性肠炎和竖鳞病。治疗时可拌铒料中口服,也可浸洗有病动物。还有大黄,黄连等等。
7、其他类: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常用于药浴和新鱼检疫,极不稳定,要现配现用。硝酸亚汞:白点病的特效药。孔雀石绿和亚甲基兰:常用于治疗水霉和消毒,对一些原虫也有抑制作用。富尔马林:药性烈,多用于治疗一些疑难杂症。食盐:万能鱼药,而且能促进鱼的食欲。是鱼迷的最爱。
二、如何选择用药
1、弄清患病病原的种类:一般鱼类患病的病原体主要有植物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肠炎,烂腮等。还有就是动物性疾病引起的疾病,如:白点病等。在治疗用药前应该先弄清是哪一类病原体。根据上述的药物的药性进行选择出适合的药物,然后再确定是什么病,对以选出的药物作进一步的选择。
2、疗效显著:所用的药物要在短期内使病鱼尽快好转和恢复健康,以减少生产上和经济上的损失。一般应选择规范性大厂生产的鱼药,技术力量强,批号生产规范,质量可靠。
3、安全性能好:所用的药物对鱼本身的毒副作用小;对环境的影响小,对人体的健康不构成威胁。最好使用绿色环保型鱼药。
4、使用方便:所用的药物操作简便。
三、用药的方法
1、全池泼洒药物:这是观赏鱼治疗最常用的方法通常在轻微鱼病或发生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时使用,一般使用一些如甲基兰,呋喃等毒性小的药物一般在下药时要取出活性碳并在三日后局部换水。
2、药物浸浴:将鱼集中在高浓度的容器或小水体内进行短时间的药浴,以杀灭鱼体表和鳃丝的病原体。浸浴时间要根据药液的浓度、温度和鱼体的规格、数量和忍耐程度而定,要谨慎操作,避免鱼体受伤。要看住鱼不可离开,如发现鱼有浮头,翻白,浮躁等现象时要停止药浴,通常在治疗交较顽固的疾病使用一些药性强的药物如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等时使用此法。
3、内服药物:将药物均匀地拌入饲料中或制成颗粒料投喂。内服药饵前应停食1~2天,让鱼处于饥饿状态。投喂药饵要注意投饵方式,饵料要撒的均匀;药饵量要适中,保证鱼能吃到足量的药饵。一般在使用大蒜素一类的药物时使用。
4、悬挂药物:将鱼药装在挂带中,悬挂于食场周围,利用药物较缓的溶解速度,形成药物区,从而达到消毒和杀虫的目的,此法观赏鱼用的较少但效果非常好,有待研究。
四、注意事项
1.长期用药
不可为了使鱼不得病长期不间断地在水中添加抗菌素类药物。这样会使病原菌产生耐药菌株,从而产生抗药性。而且长期给鱼用药,会使鱼的生理机能破坏容易使鱼厌食,甚至停止生长。尤其要注意的是呋喃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导致鱼的肝脏损坏而一命呜呼。
2.见好就收
给病鱼用药后,一般应持续用药一段时间,防止病情反复。病原体消灭不彻底,会更加重病鱼的病情。
3.超剂量用药
要准确给药,给病鱼大剂量或超剂量用药,会形成药害,造成鱼药物中毒甚至大批死亡。
4.随意联合用药
当用一种药物治疗鱼病效果不佳时,急于求成,不顾药物的特性,想当然地把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形成“拮抗”效应,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失效,有些甚至产生毒害物质,危害鱼类。如:福尔马林不能与漂白粉、鱼康、鱼安、高锰酸钾、甲基蓝等氧化性药物混用;生石灰不能与漂白粉、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等混用;漂白粉不能与酸类、福尔马林、生石灰等混用使用。
5.忽略供氧
用药后病原被逐渐杀死,其尸体在水中的迅速分解,加快水中氧气的消耗。导致缺氧。此时要注意持续供氧一是加快药物作用二是防止因缺氧而造成鱼的死亡,前功尽弃。
观赏鱼很多疾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鱼儿也无法表达疾病带来的痛苦,所以我们要以预防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对观赏鱼的水族箱保持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的滋生。
观赏鱼用药注意事项
观赏鱼一旦得病,就需要及时下药进行治疗,在对观赏鱼用药时应该考虑到当时的水质条件并且准确的计算出用药量。另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水族箱,还应该注意以下特别注意事项:
1、在有水草的水族箱中用药,大多药物斗会引起水草烂根和死亡,特别是呋喃类药物。
2、意各种鱼类敏感药物并禁止使用:如清道夫对食盐敏感,敏感药物很快造成鱼的死亡,必须特别注意。
3、效与水温关系:药效和水温变化呈正相关,随水温升高而升高,因此水温低时可适当提高用药量,水温高时药量适当减小。如硫酸铜治疗口丝虫病,夏季只需0.5毫克/升,冬季则需1.4毫克/升,否则影响疗效。又如对鱼消毒,冬季漂白粉用量为10毫克/升,如果在夏季此用量会造成鱼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