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栽头怎么治
金鱼栽头怎么治
金鱼的身体平衡是依靠鳃盖后面耳石的器官,如果耳石被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就会很容易载头。如果耳石被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可以用煮沸的绿豆花喂鱼,能起到解毒的效果,可以使金鱼载头能得到缓解。

金鱼是由鲫鱼人工培养而来的,在培养过程中,外形的演化速度超过了鱼的内脏的演化速度,达不到野生鲫鱼在自然环境中演化的平衡点。体型和野生鲫鱼体型差异越大的金鱼越加容易载头。在饲喂过程中,为了让金鱼肥壮好看,投喂的饲料量很大,就会导致鱼肚子内很多脂肪堆积,脂肪在体内的增加,除了使鱼肚子大外,也占据了体内其他器官的位置,导致金鱼从小到大,就会渐渐的载头,有的金鱼停食就会好转。
金鱼栽头恢复
金鱼栽头恢复,这个需要看鱼治疗的情况怎么样,不同的鱼,它们栽头恢复的时间是不同的。
栽头:

鱼并不会沉底或者漂浮,只是在静止时身体不保持水平,栽头。从现象看,鱼整体的比重并没有问题,也就是说鱼鳔的调节功能仍然正常。鱼体内各组织的比重基本是相近的,有巨大区别的就是鱼鳔内的气体,但要讨论清楚,还得看看下面2种情况:
1、吃饲料后上浮或者栽头,过一段时间正常:
相信很多鱼友都碰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通常都会发现鱼的屁屁里有大量气泡,有时干脆就是鱼会从屁屁里排出气泡。不吃东西的时候正常,说明鱼鳔本身没有问题,吃后有问题和排泄气泡也说明了问题是出在消化肠道内。就是部分鱼对某种饲料消化过程中逐步产生大量的气体,导致鱼比重减小,为避免鱼体上浮鱼会本能的排出鱼鳔内气体,如果肠道内产生的气体不多,鱼是可以自己调节的。
但是,因为饲料成分或者部分鱼消化情况不同,肠道的气泡量很大,又或者鱼鳔的调节能力不如其它鱼好,最终肠道气泡的量超过鱼鳔的调节能力,就会导致鱼体上浮。由此可见,要是鱼总排泄大量气泡的话,这些气泡在肠道形成的过程中,鱼鳔就得经常调节,上浮就是鱼鳔调解达到极限后的表现。
每天鱼鳔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当然很容易病变,因此这种吃后上浮的鱼,有时候就会逐步转化成真正的鱼鳔病。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换好的饲料,改善环境增加鱼的代谢能力,总之无论有没有上浮现象,鱼排泄较多气泡很不好。
2、永远的、令人绝望的栽头:
既然是永远的栽头,就是治不好,干嘛还要讨论呢,目的当然是希望鱼友们能在挑鱼的时候避开这样的鱼。这段的内容是本文的重点,就是要讨论体型与栽头的关系。
首先还得再回顾一下物理知识:一个物体总体上比重和水一样,让它悬浮于水中,比重偏小的部分会在上面,而密度较大的部分会在下面。
金鱼在水中静止时的姿态完全是根据上面这个原理表现的。换句话说,金鱼各部位的比重分配情况决定了鱼是否栽头。前文已经说到,鱼各个部分组织的比重都比水重,而且基本是一样的。具有巨大差异的就是鱼鳔里的空气,因此结论是鱼鳔与身体重心的相对位置决定了鱼在水中静止悬浮时是否栽头。
饲养金鱼,需要注意它的体型问题。
冬季预防金鱼栽头
冬季新入金鱼的最大危险就是温差等原因造成的栽头疾病了,由于这种疾病治愈率较小,所以预防就尤为重要了。
冬季销售的金鱼不管露天还是鱼店,基本都是从渔场的鱼房中转出销售的。
由于鱼房中的饲养水温很低,所以鱼的体质基本都很差。
再加上长时间的停食或少食、转入批发站点销售、鱼商购进再销售,经过这么多的辗转腾挪,对于鱼的体质来说那更是雪上加霜,鱼也被折腾的疲惫不堪。
鱼友们这个时候买回来的鱼最大的危险就是温差和温差、折腾造成的鱼体不适。
轻者鱼体各部位发黑和外体表出现问题,重者栽头或感冒,长时间拒食、消瘦、最后死亡。
最好在装袋的时候让鱼商打氧,回家之后放在暂养缸或者饲养缸旁边,24小时之后再开始泡包、过水。这样不但让鱼有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适温过程,同时也给鱼提供了一个缓解休息的中间过渡阶段,对新购进的鱼来说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新入缸头一个礼拜,饲养水深不要超过20公分,不露背鳍就行。水中加盐,小流打氧,根据鱼的状态适当停食几天。一个礼拜之后观察鱼的状态,游姿正常,索食欲望正常,消化和外体表都正常的情况下,再用正常水深正常饲养。
总的来说,这种做法也就是另一种非常简单的暂养和饲养方式,基本也就适合在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