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身上长白点怎么办
孔雀鱼身上长白点怎么办
孔雀鱼长白点,一般是得了白点病,那么孔雀鱼长白点怎么处理呢?这个时候,可以使用红汞进行治疗。将患病的孔雀鱼放到滴有红汞的水中,每天浸泡十分钟左右,两天后可见好转。

也可以使用高锰酸钾药浴处理孔雀鱼的白点病,将用水稀释过后的高锰酸钾均匀洒进鱼缸,基本上喷洒一次后可见好转,然后给鱼缸换水。若孔雀鱼没有好转的话,每隔两三天后再喷洒一次。
在饲养孔雀鱼时,注意定期给鱼缸换水,保证水质的清澈干净。更重要的是,注意控制水温在20度以上。当水温较低,孔雀鱼的抵抗力会下降,小瓜虫会趁虚而入,从而导致孔雀鱼患白点病。
地图鱼身上长白点
首先了解地图鱼身上有白点的原因。白点就是俗称的白点病,又名小瓜虫病。发生白点病,多和水温有极大关系,地图鱼适应的水温保持在22—26℃之间,一旦水温低于正常的水温范围内,极易有这种情况发生。平时多留意地图鱼的水温变化对预防疾病有极大帮助。
其次,地图鱼身上有白点情况有等级之分。轻微的白点,升温到28℃以上,会阻止小瓜虫等寄生虫的繁殖。再进行换部分水,加适量专用盐,差不多水温维持在一周时间左右,地图鱼身上的白点会慢慢脱落,病情得以控制。若发生较为严重的白点,5%的甲基蓝药浴,每公升加4—5滴;或为每百斤水投入0.8公克硫酸奎宁进行药浴,当然如果条件有利,附近鱼商也会有相应的专用药。

以上是地图鱼身上有白点的相应应对措施,饲养中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
地图鱼混养。地图鱼混养中出现地图鱼身上有白点,除进行升温或是药浴等方式治疗,在鱼病恢复痊愈期,需要对整体专用水族箱进行消毒处理工作,以防止白点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关于地图鱼身上有白点大概就是这些,饲养中除水质等调节外,水温的控制也是相当重要的。
玛丽鱼身上长白点怎么办
玛丽鱼通常在生了白点病之后,身上会长白点。生这种病主要是因为它受到了小瓜虫的感染,通常是在水温过低时发生的。
当玛丽鱼得了白点病之后,需要将其隔离治疗。此时需要将水族箱中原来的水全部换掉,还要用2g/m³的硝酸亚汞溶液中进行药浴治疗,药浴的时间最好控制在2-3个小时左右。如果患病的鱼年龄尚小或者体质较为柔弱,则可以适当地降低药物的浓度,或者减少药浴的时间。
最后,在药浴之后,要将它放在30℃的高温水中养护,并在水中放少量的盐,这样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更利于它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