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制生态鱼缸
如何自制生态鱼缸
生态鱼缸就是在鱼缸内装配特制的过滤系统,这种生态过滤系统要具有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化学过滤三重功能。能有效处理鱼缸内的鱼儿的排泄物,水草的枯叶,以及鱼儿末食完的鱼食等等,使水质保持良好的状态。

可以达到长时间不用换水,且可以使生态鱼缸达到良好观赏效果。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生态鱼缸,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设计好景观的布局,然后将水草泥撒在缸底,将选择好的景观石、沉木放入水中。
2.之后就是种草的过程。配上灯光以及过滤器,一个简单的原生态鱼缸就大功告成了。种草的过程较漫长,草往往需要1-3个月才能长好。
3.想要弄好原生态鱼缸,养好水族生物,就要先把水养好。将水注入摆设好的鱼缸后,需要先放入活性硝化菌、水质调理剂,用于去除水中氨、氮等有害气体。接着,用水草液肥养殖水草。3-7天之后,水就养好了。
4.水养好之后可以放置闯缸鱼。所谓闯缸鱼,其实就是进行试养,看看水质是否达标。试养的时间同样需要3-7天。如无异样就可以正式养水生动物了。
如何减少鱼缸底部的污物
1、加强过滤:
想要减少鱼缸底部的污物,最好的方法还是加强过滤,其中生物过滤尤为重要。缸内的污物主要靠异养菌来分解,之后被硝化细菌转化,这样对鱼儿有害的氨氮才会变成无害的硝酸盐,所以硝化系统的建立还是很重要的。

2、减少投喂:鱼缸底部的污物大部分是残饵和粪便,它们的来源就是平时投喂的食物,通过减少投喂,也能减少污物的数量。不用担心鱼儿会饿死,它们大多耐饿性强,不用喂食太多。
3、养清洁鱼:一些清洁鱼也能吃掉缸内的污物,比如清道夫和类似的一些异型鱼,它们可以将落在缸底的残饵吃掉,不过由于也会排泄,所以还是需要处理一下排泄物的,不然也会导致水体的恶化。
家庭鱼缸应该如何养水
1、曝晒法,主要是针对需要更换新水的鱼缸。现在人们更换新水都是选择的自来水或者是井水,这类水质中有超高的二氧化氯含量,严重刺激着鱼鳃的呼吸,影响鱼儿的成长健康。所以在更换新水之前,都需要将新水暴晒几天,祛除水中的二氧化氯,然后在进行换水。
2、可以在鱼缸中,养殖适量的水草和田螺,是整个鱼缸的生态环境更加完整。水草和田螺都有净化水质的功能,都能较长时间的维护水质。为饲养者省去麻烦,也为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水质环境。
3、在不影响鱼儿生长的前提下,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除青苔素,清除水质中的青苔,还鱼儿一个健康的家。
4、鱼缸中必备的增氧设备,这是提高水中溶氧量的最好方法,也是保证鱼儿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其实家庭养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不同的环境中,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新手鱼友们还是要多学习一些相关经验,并且自己动手多操作一下,实践出真知,就能知道如何养出适合自己家庭的观赏鱼用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