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水霉病和肤霉病的区别
观赏鱼水霉病和肤霉病的区别
观赏鱼水霉病和肤霉病总会让很多新手分不清楚,其实我们可以从发病症状上来进行判断,毕竟治疗方案还是不同的,所以需要主人注意判断。
水霉病的症状表现——发病初期,鱼体因擦伤等原因导致感染红肿发炎,发生腐烂,在伤口部位生长出直立菌丝,直插在病灶部位寄生,中期鱼还能正常摄食,随着菌丝生长及伤口扩大蔓延,后期鱼体消瘦,鱼体负担和营养流失过大,最后因体质虚弱而亡。
肤霉病的症状表现为:
发病初期头部和背部出现薄薄一层白色雾状肤霉,中期菌层向周边均匀扩散至全身各部位,最早发病的头部和背部的肤霉层会逐步加厚,呈现白色霉斑或霉圈,后期霉层下还会出现少量充血,鱼漂浮水面或者沉底侧翻,全身连带眼睛全被肤霉层覆盖,呼吸缓慢,不能进食不能活动,患处用手触摸感觉平滑,无粗糙感,此病黑色鱼最为明显。
观赏鱼肤霉病的症状及治疗措施
肤霉病,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原体为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等种类。
一、症状:
当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
观赏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布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明显,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后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及时治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导致死亡。
二、治疗方法:
肤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初春和晚冬最常见。
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
当发现鱼体感染水霉病时,可用3%食盐水浸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溶液加l%食盐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一至二的次甲基蓝溶液浸泡20-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或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二的孔雀石绿溶液、百万分之零点三的甲醛溶液直接泼洒入水族箱,以抑制霉菌的孳生。
还可用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
在水族箱顶端安装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地抑制或消除水霉的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