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缩尾怎么治
孔雀鱼缩尾怎么治
当孔雀鱼出现缩尾现象时,首先需要将孔雀鱼隔离起来,防止传染给其它的孔雀鱼,还要将水温控制在28~30℃,并适量给孔雀鱼使用治疗缩尾的药物,也可以添加食用盐,帮助治疗缩尾的症状。

1、隔离饲养
首先需要将患上缩尾的孔雀鱼隔离起来,避免病症感染到其它的孔雀鱼,使鱼缸里的所有孔雀鱼都出现缩尾现象。
2、增加水温
如果孔雀鱼患上缩尾病时,首先需要给孔雀鱼换水,然后利用加温棒加温,将水温维持在28~30℃,防止情况不断的恶化。
3、适量下药
对于孔雀鱼缩尾怎么治,可以适量的向水中下治疗缩尾的专用药,也可以适量的添加食用盐,给鱼缸水杀菌,对孔雀鱼缩尾有帮助,避免被细菌感染的更严重。
孔雀鱼缩尾怎么回事
孔雀鱼缩尾可能是因为水温变化太大,建议将水温控制在18℃~34℃之间,会更有利于孔雀鱼生长。此外也可能是因为水质变化引起的缩尾,饲养孔雀鱼的水体应当将PH值控制在6.5~7.5之间,且要定期换水,保持水体结晶。
孔雀鱼缩尾的原因

孔雀鱼出现缩尾的情况时,可能是水温在短时间内变化太大造成的,比较适合孔雀鱼生长的温度在18℃~34℃之间,因此平时要注意控制水温。
此外饲养孔雀鱼的水质出现变化时,也会导致孔雀鱼缩尾,这个时候需要调节水体的PH值,水体的PH值应当控制在6.5~7.5之间,平时还需要注意换水,保持水体的洁净。
如果孔雀鱼饲养时间较长,鱼体衰老后,同样会出现缩尾的现象,这种情况属于自然老化,因此不能使用任何方法让其恢复。
孔雀鱼缩尾病和针尾病怎么治疗
很多饲养孔雀鱼的鱼友都会遇到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一段时间依赖,孔雀鱼尾鳍夹角在明显的变小,而且严重时缩成一锥形,鱼只不断地摇动身体,喜聚集于水面或水底的角落。最后,孔雀鱼就死掉了。其实,这是因为孔雀鱼感染了缩尾病,没有及时的治疗而死掉。
导致孔雀鱼缩尾病或者是针尾病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因为饲养孔雀鱼的鱼缸太狭小,饲养鱼儿的密度过于庞大。此外,鱼缸中遗留的残耳比较多,换水也不及时导致大量的病菌滋生,导致孔雀鱼感染缩尾病或者是针尾病。
要治疗鱼儿的这类疾病,我们可以用水霉净,或者是使用海盐进行治疗,将整个孔雀鱼缸泼洒饱和盐水。同时将水温提高到28-30度。此外还可以使用黄粉,已达到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