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鱼鳍上有白疙瘩
锦鲤鱼鳍上有白疙瘩
锦鲤的鱼鳍上长的白色疙瘩一般被称作为“鱼痘”,通常是因为养殖锦鲤的水质不干净而导致的,并且鱼鳍又是锦鲤身上比较脆弱的地方,所以是容易被感染的。



不过治疗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可以先把水温升高到25到30摄氏度左右,再撒入适量的食盐和小苏打混合物进入水中即可。
这种疾病也是可以预防的,注意锦鲤生存环境的干净和卫生就好了,勤换水,还可以把鱼缸放在太阳照射的地方给鲤鱼晒晒太阳。
锦鲤鱼尾巴上有白疙瘩的原因
锦鲤作为观赏鱼类深受人们喜爱,但是一旦生病也非常令人头痛。
比较常见的病症就是鱼身上长白点。


鱼尾巴上如果出现白点或者白疙瘩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
一、疥疮病如果不是先天就有的,我们则需要仔细观察鱼身上的白点,可以将鱼取出用手或者的镊子试一下,如果白点突出且较硬,那么就是疥疮。
这也多是由霉菌或者病菌引起,由于水质不干净或者病菌入侵,进入到鱼体引发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鱼肉腐烂。
我们可以使用干净的尖锐物,比如小针,将疥疮戳破,待脓水流干后,放入单独的盐水中浸泡二十分钟左右,每天浸泡一次。
或者单独准备一个大盆,加入红药水,当水变成微红后,把鱼放入浸泡二十分钟左右。
再或者使用高锰酸钾浸泡。
使用以上三种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消毒杀菌。
给鱼缸中的水升温,温度要保持在二十八到三十度,这也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勤换水,经常清洗鱼缸,保持水质清洁。
二、小瓜虫病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鱼身上的白点比较软,吸附在鱼尾上,用镊子触碰时就会缩小。
这就是观赏鱼中常见的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
多是由病菌的卵寄生在鱼身上引起的。
多发生于春秋季节,适宜的水温是白点病爆发的高发期。
病菌最适合在十几度到二十度的水温中生活。
病菌卵多寄生在鱼鳞和鱼鳃里。
通过吸食鱼体营养生长,待成熟后离开鱼体,产卵时再次返回鱼体产卵。
病菌对温度很敏感,和处理疥疮病相似,可以将鱼缸中的水温加热到二十八到三十度。
这时卵很快就会孵化,病菌成熟体无法适应水中的高温就会死亡。
每天使用盐水浸泡病鱼二十分钟左右,持续三到五天,如果白点没有完全消失可以多泡几天,直至病鱼白点消失。
勤换水,条件允许时可以把病鱼隔离在另一个鱼缸单独治疗。